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编号:13625744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2
     【摘 要】 目的 :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 以在我院行剖宫产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 术中可见内膜异位结节多见于皮下,结节位于皮下占36.7%,位于皮下、侵及筋膜层占46.7%,位于肌层占10.0%,位于肌层、侵及腹膜层占6.6%。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出院,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见患者复发。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腹壁肿块均切除,切除病灶用肉眼观看呈深褐色和紫蓝色结节,结节内有咖啡色粘稠液体或陈旧性血块。结论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剖宫产手术密切相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最常见于卵巢、盆腔、子宫骶韧带等部位。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继发性痛经、不孕、月经异常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其容易发生转移、局部浸润以及复发等[1]。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发生于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以及子宫切开术后。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子宫内膜生物学活性、子宫内膜碎片异位以及遗传等均是致病因素[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6 字符